让会展业为互联网经济服务 刘强德表示,随着“大云平移”(即大数据、云技术、互动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移动终端技术、APP、官微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营销方式。作为传统的行业,会展行业正在寻找与互联网结合的切口,但是展会主办方或者执行者都无法完成这个转型,场馆才是基础。国内大多数场馆仍未在场馆的大数据布局方面发力,从主办方的角度来说,对基础设施要求逐渐提高,但大部分场馆连最基本的带宽要求都没有达到;但在另一个方面,会展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产业链多方对数据的安全保障问题进行探索。 会展专家顾学斌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会展的核心表现之一,就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出现而带来的精准营销时代的到来。在此基础上,主办方就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市场推广预算,而集中精力做好观众服务,提高参观体验。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会展大数据成为未来打通会展全产业链的关键。 顾学斌认为,智慧会展的出现给会展全产业链同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顾学斌看来,移动互联网和相关应用的出现会大幅降低会展服务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这事实上给了二三线会展城市和中小会展企业一个极其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遇。“当然,中国会展业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让互联网为会展业服务,而是如何让会展业为互联网经济服务。” 观点 “互联网+”促进展会精准化转型 ■立嘉会展总经理陈棋: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有很多观念在转换。展会主办方的服务受众主要是参展商和观众,以前只知道通过网站推送些信息就完了,现在更多的是要互动,根据用户的反馈,主办方也能灵活调整。我们对会展数据的分类管理包括厂商名称、联系方式、展台面积等多种信息,通过对历史的数据分析,在招商和展会服务上就能更细致,营销也更加精准。“现在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他还有诸如现场定位的功能,分析观众在不同展位的逗留时间,这些数据对组委会和参展商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希望以后都能逐渐引入。”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以畜牧行业为例,不同规模的行业企业数以万计,而参加畜博会的主流参展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而对一些未参加展会,但有需求的企业缺乏挖掘,会展的互联网+,将提供平台,对充分了解未参展企业的需求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下各种技术创新,设计符合其需求的博览会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在实现展商数量扩增的同时,可以在会后更好的对展商进行精细化的跟踪服务。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石健:传统模式下的展会,主办方或是场馆方,只能凭借传统的实际对接,收集到有限的参展商和观众的信息,成本高且效率低。而在智慧会展的平台下,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主办方或场馆服务提供方,将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展前的定制化服务沟通,或是展后的精准化服务跟踪,拉长了展会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随着互联网与会展业的充分融合,行业亦有洗牌的可能。一方面,展会场馆方面的布局将根据观众的喜好进行更加细分和精细化的布局,让一个规模宏大的展会布局有层次感,增强观众的参展体验,提高展商的参展效率。 随着大数据的挖掘,展会将会越来越精准化,在会展“互联网+”时代,展会将会迎来洗牌,一些种类繁多的大展会,将可能根据客户群、观众群的分化,被分解成为不同的专门展会;而一些体验不足的展会,则将会淡出视线被淘汰。 在另一个方面,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大展会同时各地办展的情形。比如,主办方在某地举办大型展会后,根据其收到的数据,将展商与观众配对,选取观众集中地或展商的产品集中地举行展会,多地同时举行,将利于其中一方节约参展成本。 (编辑发布: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