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同一会展项目除每年可申报一个扶持项目以外,每年累计获得扶持资金总额不超过500万元;成功引进(申办)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展览面积在2万平方米(或以上)、参展企业在300家(或以上)的国际级展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究竟资金扶持对于展会是否利大于弊,业内人士各抒己见。
利
政府性赞助效果明显
中国会议酒店联盟
常务副会长 武少源
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来扶持展会项目属于一种传统的做法。这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都已经使用,也已经吸引到很多国际展会落地中国。对于一些国际展会,其本身就已经在市场化运作了。如果地方政府需要吸引该展会到该城市举办,就必须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这种政府性的赞助也是市场化的一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来使展会的效益达到最高。
吸引与本地产业相结合的会展项目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常务副会长 陈泽炎
此前东莞市对于展会进行了一些梳理,取消了一些效益差的展会。而此项政策是在取消部分展会的基础上,政府加强对于高效益展会的支持引导。这些支持性政策意在吸引国际展会落户当地,类似于“招商引资”的一项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吸引国际展会项目时要进行筛选。并不是所有的国际展会都能够给本地城市带来足够大的经济效益,只有能够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关的国际展会才能够真正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弊
政策需落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 高凌江
政府的扶持政策是从会展经济综合效益考虑,并不是单单从某一个会展项目而言。政府通过政策的出台,对于地方会展业表示支持的态度,这是可行的。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些政策能否落实。如果事情仅仅局限在政府出台了这些政策,而地方没有能力申请到相关规模的国际展会项目,那么这些政策也只能是空置。
引导应避免成长期行为
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经济系会展专业副教授 王春才
由于国际级的展会对于城市的带动效应比一般展会要高很多,同时,国际展会的落地也成为城市面向国外进行宣传推广的好机会,因而,地方政府鼓励吸引国际展会。政府出台政策应该是对一定层次、规模的展会进行引导,给予这些展会更好的发展机会与平台。但是,政府对于展会的支持应该止步于引导阶段,不应该直接插手展会项目的具体操作。并且这些政策性的引导也不应该是长期政策,在适当时候,政府应该放手市场。北京商报记者 韩金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