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三藏是我师父”: 一年一度的CES大展这周就要开始了,和往年相比,近年来这些大型科技会展的热度似乎在下降。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腾讯科技: CES(全称“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始于1967年,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人们对于消费类产品的好奇和需求其实并没有减少,但这个世界确实和曾经不太一样了。 一、大型展会不再是科技巨头们的唯一舞台 在过去,厂商想要举办单独的产品发布会,并邀请到足够多的媒体和大众关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媒介资源相对匮乏,世界尚未足够“互联”的时代,大型的科技展会是众多厂商和产品最依赖的宣传推广平台。因此,分门别类的展会应运而生,并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资讯大爆炸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品的迭代加速,厂商一两年精心策划一款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产品推出频率的增加,使得时间相对固定的综合性展会已经无法适合旗舰级产品的发布节奏,更多厂商开始通过自己召开独立发布会来精确推广产品。 如今,苹果已经多年未参加大型展会,每年会独立召开3-5次新品发布会,涵盖了从手机、平板、PC到软件系统等所有产品线。谷歌(微博)也会在每年召开一次开发者大会,以及1-2次新品发布会。对于三星、索尼、以及国内的小米、魅族等厂商来说,对独立发布会的重视程度同样超过了大型展会——独立发布会可以更聚焦自家产品,放大粉丝效应。 二、小公司来袭,救场还是毁场 科技巨头和大公司不用心了,中小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对科技展会的热情依然还在。近年来海外企业、中小型科技厂商,特别是电子设备周边配件商称为全球各大科技展会的主力。 虽然今年的CES上微软宣布回归,但从目前看也并无重量级产品推出——反而是众多创意型中小公司产品填满了人们对CES的关注目光。 新鲜血液的流入对于大型展会是件好事,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这些公司缺乏足够的公众认知和媒体关注度,即便产品富于创造力,但通常也很难提起广泛的关注热情。而对于CES这样的展会来说,他们最担心的一点,应该就是明星产品和企业的流失,即便用100家创业公司换一家巨头,在传播效果上也是亏本的。 三、大展会的剩余价值:社交与颁奖 尽管出现了重量级的产品缺乏和大型厂商的重视程度下降的趋势,但CES这样的大型科技展会依然有着自己存在的“剩余价值”——2013年,CES大会参展商家数量创下46年来历史之最——大量新兴厂商和创业型产品依然保持着参展热情。 一方面是社交需求的存在。展会的价值一部分在会场之内,还有一部分在会场之外。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会场之外的部分更重要。来自全球的制造企业、分销渠道、投资人和行业伙伴齐聚一堂,这是最好的建立人脉和达成合作的舞台。 另一方面在于获奖。几乎所有的展会都会在尾声评出一系列奖项,虽然巨头们对于这类奖项的积极性已经不高,但众多新兴公司依然非常看中它——例如每年都会踊跃参展的中国厂商。 (编辑发布:admin) |